2009年7月28日 星期二

文化界盛事之書展

一年一度的書展乃香港文化界之盛事,亦是青少年在大暑之日酷愛的活動之一,意於為作家、出版商製造一個文化交流的平台和為讀者製造更多接觸不同種類書籍的機會,從而達到推廣閱讀文化與風氣的目標。

是次書展踏入雙十年華,各式其色、香花臭草、琳瑯滿目。適逢今年灣仔會展擴建完成,估計書展的入場人數會多達九十萬人次。但,說則諷刺,書展入場人數年年上升,參展商扭盡六壬,旦求出奇製勝之時,又有多少真正愛書人去尋書或作文化交流呢? 說是提倡文化,然而,骨子裡仍是商機處處的促銷活動,銷量才是大部分參展商的著眼點。

異於海峽兩岸及其他地區,香港的作家所依附的,並非其獨特的寫作風格、卓越的思維視野或精闢幽默的詞藻,吸納讀者所需要的,是倚仗出版商或宣傳人員的市場推廣手腕來營造機會,一蹴即至,登上銷量榜,成為暢銷「作家」。又或把與讀者交流寫作心得的講座、座談會轉化成粉絲搖旗吶喊的簽名會,以收廣告和宣傳之效。此等「作家」近年更成為年度書展的「中流砥柱」,對「推動」閱讀不遺餘力,亦大大提高書展的新聞價值。

而正所謂「各取所需」,出版商徵求的,已非才高八斗的作家,而是精通營銷戰略的市場部人員和人氣作家。省抺了人氣,何來賣點,何來銷售? 一言以蔽之,文化活動仍需靠商業化來支持。說甚麼閱讀風氣,也要有「讀者」,才有「風氣」可言,先不論是好是壤,吸納讀者支持才是重點。香港市民的文化水平和識字率甚高,何以閱讀文化卻如斯破落? 當然,讀者有其選擇的權利和自由,怪就只能怪社會風氣助長速食和人云亦云的文化,讀者對「書」的追求各有不同,喜歡買櫝還珠,又何如?

正當一眾義士批評書展助長歪風,未能推廣閱讀,啟廸市民的同時,我們有否反思過這個捨本逐末的問題,是沿於大市場的需求,亦反映一般大眾和年青一輩的喜好愛惡隨波逐流。書展,充其量都只是表達這種需求的其中一個媒體,為書商衍生商機的年度活動。若說香港乃「文化沙漠」,那麼書展則是這「沙漠」的「海市蜃樓」,總算是為「綠洲」帶來點假象與希望。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